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干部读《人类简史》心得体会(全文完整),供大家参考。
“你是谁?你从哪里来?你要到哪里去?”疫情防控期间,很多人可能都看过这样一条无不幽默的段子:一夜之间,小区保安成了哲学家,问的都是“直击灵魂的人类终极问题”。
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,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,这几句终极问题已变成现实追问。所以,读读风靡全球的畅销书《人类简史》正当其时,兴许会从一个侧面为人们找到答案。
该书作者、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尤瓦尔·赫拉利被誉为以色列“新锐历史学家”。《人类简史》于2012年首次出版,即引发轰动。2016、2018年他又相继推出了同样关注人类宏观命运的《未来简史》《今日简史》,共同构成了一脉相传的“简史”三部曲。
和其他历史学著作一样,本书也基本上以时间为序,“简要”解读“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、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”。但如果仅止于此,该书也算不上新鲜。与同类著作比,本书在观念、视角、语言以及结构上都显得十分“另类”。
同样说史,本书超越了“编年体、国别体、纪传体”等惯有体例,内容也较少涉及王朝更替、政权变异、战争暴力,甚至耳熟能详的历史大事件和领袖、名人也纷纷“失踪”。作者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也作为唯一的主角贯穿全书,以全新的多学科思维,从哲学高度演绎“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我到哪里去”,颠覆了大众对历史教科书的阅读印象。
关于这种多学科思维,作者在开篇就做了交代:大约在135亿年前,经过所谓的“大爆炸”之后,宇宙的物质、能量、时间和空间才成了现在的样子。宇宙的这些基本特征,就成了“物理学”;
在这之后过了大约30万年,物质和能量开始形成复杂的结构,称为“原子”,再进一步构成“分子”。至于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它们如何互动,就成了“化学”;
大约38亿年前,在这个叫作地球的行星上,有些分子结合起来,形成一种特别庞大而又精细的结构,称为“有机体”。有机体的故事,就成了“生物学”;
到了大约7万年前,一些属于“智人”这一物种的生物,开始创造出更复杂的架构,称为“文化”。而这些人类文化继续发展,就成了“历史学”。
掌握作者多学科“表达”历史的思维模式,也就找到了打开《人类简史》的钥匙。顺着这种思维结构,作者将人类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:认知革命、农业革命、人类的融合统一与科学革命。这与传统的世界历史分期完全不同。书中,作者浓墨重彩地确定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关键节点:认知革命、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。
尤瓦尔·赫拉利认为:认知革命是指距今7万到3万年,人类出现新的思维和沟通方式。认知革命前,人类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,认知革命后,传说、神话出现,人与人之间通过这些虚拟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纽带,协作和活动范围大幅扩张。认知革命前,人类只有生物学特征,认知革命后,便产生了历史学,有了文化意义上的人类历史;
农业革命指大约1万年前,人类通过种植、驯养等方式,由狩猎游牧生活转向定居,人口大量增加,农业社会形成,出现了商品交换,出现了统治阶层,进而出现了村镇、城市、王国;
科技革命是近代以来,尤其是17、18世纪以来,科技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进步,使得人类逐渐发现世界、认识世界并征服世界。这三场大革命改变了人类的整体命运,事实上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。
历史是客观存在而不是想象,但《人类简史》反而强调了“想象的世界”:人类文化方方面面都是想象的产物。这里的想象是指一种故事能力。作者认为,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,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。然而,当前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,人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,对新故事亦远未达成共识。
不久前的3月20日,尤瓦尔·赫拉利在英国《金融时报》发表了长文《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》,表达了对当前形势的担忧。文中他写到:“是走全球团结的道路,还是继续各据一方?人类需要做出选择。如果选择不团结,不仅会延长危机,而且将来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灾难。如果选择全球团结,不仅是对抗冠状病毒的胜利,也是抗击可能在21世纪袭击人类的所有未来流行病和危机的胜利。”
赫拉利的倡议难能可贵。人类只有团结起来,共克时艰,才能守护好共有的地球家园。
进入网站()下载更多范文
推荐访问:简史 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读《人类简史》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读《人类简史》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读《人类简史》心得体会感悟